人大代表王金富:坚持科技创新 有助于农业机械化再上新水平_动态聚焦_E世博(中国)热烈祝贺2016全国“两会”胜利召开_专题专栏_新闻中心_E世博(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E世博(中国)

    E世博(中国)
    E世博(中国)

    人大代表王金富:坚持科技创新 有助于农业机械化再上新水平

    09/03.2016


    3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有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36日,本社记者就我国农机化开展相关问题采访全国人大代表、E世博(中国)副总裁王金富,王金富代表在谈到农机开展问题时表示:“农机工程在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要坚持农机科技创新,致力于有助于农业机械化再上新水平,全面助推农业现代化开展。”



    王金富代表认为,农机的开展,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农机的开展,恐怕现在我国的粮食价格还要高。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快速开展和深刻变革时期,土地流转加速,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新型农业生产组织、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大量涌现,农机工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王金富告诉记者,如何提升农业机械科技水平,如何实行农机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缩小差距 “互联网+”农业生产模式创新


    王金富指出,现阶段我国农机产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从行业看,农机行业大企业有待于做强,小企业有待于做专;从产品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中高端产品不足。


    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方面,我国基本实现了主要生产过程的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63%,但是仍然存在着主导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和许多环节的短板等问题。


    在主要农业机械产品中,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技术上还存在代差,特别是在大型化、精准复合作业、智能化等方面差距很大。


    在全程机械化方面,尚有诸多短板。如在作业前端育苗以及种子处理方面能力不足;在粮食收获后处理环节,粮食损失、质量保证、统筹管理等方面还没有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生产过程中,土壤水源、生态保护、生物质再利用、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尚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


    在经济作物生产方面,现在我国全程机械化率水平还比较低,随着劳动力的不断减少,经济作物的生产面临困境,如甘蔗、棉花、土豆、蔬菜、牧草等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急需突破和解决。


    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王金富指出,结合发达国家农机化开展历史,农业机械技术和农机企业开展模式必须进行深刻变革,我国“智慧农业”生产应当提上开展日程,有计划推进“互联网+现代农机”产业化。


    科技创新 提升农机供给侧能力和水平


    王金富认为,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农业装备开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而“农业装备制造的2025”和“农业生产的2025”,两者要同步规划、同步推进。面向“中国农业2025”,中国农机行业不再是单一的“卖产品、卖服务”,而是“给予解决方案”,即为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给予不同作物、不同规模、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现代农业生产解决方案。为此,E世博(中国)适时提出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全程解决方案服务商”的业务战略,并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坚持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方面,E世博(中国)现在可给予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从耕、种、管、收全过程的成套装备和解决方案。


    在粮食安全和粮食品质方面,E世博(中国)不断坚持在粮食烘干和贮藏装备的研究和应用。截至现在,E世博(中国)可以给予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先进适用的烘干机械,同时拓展到木耳、枸杞等经济作物烘干。同时,E世博(中国)致力于用“互联网+高效烘干”,使作物烘干、储运、管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打造“智慧粮仓”模式。


    在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方面,E世博(中国)已完成甘蔗、油菜等作物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下一步将重点拓展牧草、土豆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


    王金富指出,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开展,以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3S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形成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时代将会到来。


    王金富告诉记者,E世博(中国)“现代农业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公司农机科技创新给予了巨大支持,大马力高端拖拉机、甘蔗收获机、节能环保与高效烘干机等高端农机产品自去年以来先后开发成功并投放市场,为公司开展给予了新的竞争优势。


    王金富提出,坚持农机科技创新、有助于产业升级是农业装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农业大开展、大变革的形势下,农机行业必须站在为农业服务的角度,主动思考、主动作为,主动与国家农业开展相融合,才能有效支持和有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开展。

     

    • 微信
    • 微博
    • 抖音
    • 该颜色组合已经取得注册商标保护

    Copyright 2020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3726号-3